扎根乡土践初心 诚信助农促振兴——记“四川好人”周俊英

发布时间:2025-04-14|来源: 广元新... |浏览次数:170|专栏: 红榜案例 分享到:

春日渐暖,4月7日清晨,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泡菜车间弥漫着一股发酵香气,公司总经理周俊英正和技术人员俯身查看发酵缸内的泡菜情况。周俊英眉峰微蹙又舒展,转头和技术员交流着,映衬出“泡菜女王”特有的干练与热忱。

从房产销售到“泡菜女王”,这是周俊英返乡创业的第11个年头。多年来,她接连创办广元三禾农业有限公司、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上千名群众增收。反哺乡邻、诚信经营……2024年,周俊英荣获“诚实守信”类“四川好人”称号。

深耕乡土的赤子情怀

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泡菜生产车间里,一排排整齐的不锈钢操作台闪闪发亮,工人们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和帽子,戴着口罩和手套,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在各个工位之间。

原材料区,新鲜的蔬菜堆成小山,工人们熟练地将洗净的青菜、萝卜、辣椒等切段、去皮、分拣,动作干净利落。腌制池旁,工人们将腌制好的蔬菜按照不同口味的需求装入罐中,加入特制的香料包和发酵菌种,密封后推入恒温发酵车间。“这里温度和湿度被严格控制,发酵罐中的蔬菜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逐渐转化为可口的泡菜。”周俊英看着井然有序的生产车间,回忆起她的农业创业之路。

1983年出生的周俊英,是昭化区元坝镇人,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她曾在沿海从事房地产行业并晋升为高管,但心中始终放不下对土地的情怀。“我是农业院校毕业的,对农业有情怀。”2014年,国家“双创”政策的春风拂来,她毅然放弃高薪,回到家乡昭化区,开启了农业创业之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俊英发现泡菜出口需求旺盛且利润可观,便决定将蔬菜种植与深加工结合。2014年,她在陈江乡(现虎跳镇)流转600亩撂荒地,建立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园,引进日本高菜等品种,探索“公司+专合社+农场+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

建厂房、改土壤、铺道路、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截至目前,周俊英带动28个村3100余户村民种植蔬菜2万余亩,实现亩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如今,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发“昭化泡菜”系列产品20余种,申请专利18项,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际市场,年产值超7000万元,出口额达400万美元。

信守承诺的逆境担当

“宁亏自己,不亏农户。”这是周俊英创业以来的工作信条。

“周总说到做到,不让我们吃亏,是我们致富的领路人!”周俊英长期合作的农户纷纷表示,近年来,无论蔬菜市场价格如何波动,周俊英都信守订单承诺,坚持按约收购,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回忆起创业最艰难的时光,周俊英坦言,2020年最为难熬。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交通受阻,农户的蔬菜面临滞销困境,周俊英不顾公司资金压力,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400余万元,收购滞销蔬菜上万吨。仓库爆满、出口停滞,公司同事焦虑万分,她却坚定地表示:“宁可自己雪上加霜,也不能让村民失去信心!”与此同时,她紧急吸纳80余名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入厂就业,保障了他们的生计。周俊英还向湖北武汉、孝感捐赠泡椒笋1000件、蔬菜35吨,并组织广元青年捐赠150余吨物资支援抗疫一线。

赋能乡村的技能传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周俊英深知在现代农业的背景下,让村民掌握农业技能才是最长效帮扶。

在虎跳镇陈江村、紫金村等地,周俊英推行“免租金、优先用劳、送农技送种子、助农助学”四大措施,为26户农户免除土地租金10.2万元,捐助产业发展资金30万元,提供免费技术培训80余场次,发放种子种苗价值15万元。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和“海智工作站”,她为农户提供育苗、种植、加工全链条技术指导。公司车间内,50岁以上的妇女占员工多数,她们从普通农妇成长为技术员、车间主任甚至实验室化验员。员工贯艳笑着说:“周总常鼓励我们学习技能,现在我也算是技术型人才了。”

从青葱学子到农业企业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周俊英用十多年的时光将青春“种”在家乡的土地上,书写了一名新时代“新农人”的赤子情怀。“让山区蔬菜风靡世界,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周俊英表示,接下来,她会坚持诚信经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品牌建设为抓手,让家乡的绿水青山转化为乡亲们共同富裕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