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金融服务创新正成为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如何为重点产业注入扩容增量的“金融燃料”,以产能升级撬动经济提质增效、向新而行?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做法是,以“破解发展瓶颈、夯实产业根基”为核心目标,积极探索“政银企”三向赋能的普惠金融新范式。通过明晰并重塑三方角色与责任,形成一套环环相扣、协同增效的闭环体系,有效盘活区域金融要素,为地方经济高质量转型筑牢金融“硬支撑”,形成“政府搭台、银行赋能、企业受益”的良性发展格局。
机制创新续写服务新答卷 10月27日9时,位于广元经开区袁家坝铝产业园的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场坝内,一辆辆装有铝锭的货车进进出出,这其中就有广元明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100吨铝锭。 在帮助重点产业企业缓解原料资源和资金压力上,广元经开区着力推动政府从“管理者”向“服务员”“链接器”转变,精准摸排企业“急难愁”,搭建融资“快车道”,全力打通为企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立高位统筹的协调机制。在市级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领导下,组建由区管委会牵头,区融资办、金融机构及产业专班共同参与的区级融资工作专班。专班紧紧围绕园区“1+3+1”优势主导产业,定期开展金融支持重点产业“大走访、大调研、解难题”活动,专题研究融资瓶颈。 建立主动前置的服务机制。着力推行领导干部联挂企业制度,并将其量化为“每月至少主动到园区重点企业沟通联系1次,每季度至少调研走访园区企业1次”的刚性要求。通过变被动审批为主动上门,将服务阵地从办公室前移至生产一线,真正实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搭建产业服务平台,稳定关键要素保障。为解决铝基新材料产业上游原材料供应不稳的瓶颈,广元经开区于2024年5月推动设立四川省首个铝期货交割库——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该平台从物理和金融两个维度保障产业链关键要素的稳定供给,目前该中心交易额已破300亿元。 广元市国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才艺表示,政府的要素保障构筑了“定海神针”,让产业链条更具韧性。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不仅有效解决上游原材料供应不稳的瓶颈,还成功吸引中储股份、厦门象屿等头部企业入驻。同时结合设立绿色铝产业发展基金、推广供应链金融等模式,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要素的同频共振。
精准滴灌金融活水润产业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今年3月,广元明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端铝基材料及精深加工项目在广元经开区石盘工业园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该项目已转入量产阶段,产值已超过9000万元。 “从签约到量产,每一步都离不开金融支持。”广元明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钦立表示,今年公司获得2000万元的产业供应链支持资金和中国银行广元分行8000万元的信贷额度,这不仅体现银行对企业的信任,也为企业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广元经开区,已有不少企业获得贷款支持,这得益于广元经开区着力引导银行从传统的“当铺思维”向现代的“投行思维”转变,以机制创新激励其“敢贷、愿贷”。聚焦产业链融资堵点,广元经开区创新信用评价模型,重构风控体系;建立精准需求清单,降低信贷成本;深化融资担保支持,共担信贷风险。将企业成长性的“软实力”指标纳入综合授信评价体系,把银行从大海捞针式的信贷调查中解放出来,大幅降低其信贷成本与授信风险,通过风险共担机制,有效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通过建立覆盖“初创—成长—成熟”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已有龙昊通航、久达新材料等4家高成长性企业被纳入全市拟上市重点企业培育名单,并成功申报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通过设立绿色铝产业发展基金、推广供应链金融等模式,已累计为下游13家铝精深加工企业融资7.68亿元,实现金融资本对主导产业的精准支持。同时,通过“推荐清单”模式,已有32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18家获得贷款,改变过去银企对接“多头跑、跑多趟”的局面。不定期举行的金融服务直播间已成功举办6场,吸引上千家企业参与互动,线上实时撮合12家企业获得贷款1250万元,实现融资服务的“触屏可及”。
赋能升级激活产业“一池春水” “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市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的一张靓丽名片。”广元经开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聚焦企业赋能,以数字通路消弭信息鸿沟,帮助企业从被动的‘信息孤岛’向主动的‘价值网络’转变,提升其在金融市场的议价能力。” 激活企业数据资产。依托深圳数据交易所广元工作站,积极探索开展企业数字资产的价值评估与资金确权入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让原本沉睡在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数据,变为可量化、可流动的信用资产,为企业获取无抵押贷款开辟全新路径。 搭建零成本对接平台。广元经开区设立“企业之家金融服务”直播间,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直播讲解专业的惠企政策和金融产品,并线上实时解答企业提出的各类融资问题。 融入产业协同网络。积极引导企业利用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将自身嵌入供应链金融场景。通过引入厦门象屿等头部贸易商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依托中储股份等龙头物流企业的专业仓储与“公转铁”绿色运输服务,高效链接中欧班列物流通道。“物流、商流、资金流”高度融合,将核心企业信用传导至上下游,让企业的真实交易、仓单、应收账款等转化为银行认可的强信用凭证,有效盘活动产。目前,该模式已为下游26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13.82亿元,平均较传统信贷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3个百分点。
政府角色的转变和服务的深化,赢得企业的高度信赖。广元瑞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在通过专利质押获得中国建设银行广元分行1000万元融资后感言:“团队专业、政策贴心,优良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这种发自内心的肯定,是亲清政商关系和一流营商环境最生动的体现,也证明广元经开区的改革真正做到了企业的心坎上。 在广元经开区这片热土上,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正孕育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