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案件回访+普法教育+信用修复”延伸交通运输执法服务链

发布时间:2025-08-27|来源: 广元市... |浏览次数:147|专栏: 广元动态 分享到:

纠治违法违规行为,聚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交通运输执法工作应当研究的长期课题。长期以来,执法案件办结后,当事人是否正确认识违法违规行为、违法行为是否纠治、执法程序是否规范等问题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成为制约优化营商环境的堵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执法链条延伸至执法“后半程”,建立“案件回访+普法教育+信用修复”三联动机制,完善了执法全周期、全过程管理体系,为交通运输行业营造公平透明、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开展案件回访,打通民意堵点将案件回访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执法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印发案件回访制度,坚持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及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100%全覆盖回访,并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对每月办理的其他案件进行抽取回访。

  回访过程中,执法人员充分了解当事人对执法过程的感受,询问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廉洁执法情况,同时及时收集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对发现的执法不规范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自案件回访制度执行以来,支队开展案件回访39次,整改不规范执法行为2起,对群众提出1条合理化建议纳入规范执法清单,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合规能力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规范经营意识淡薄是违法违规行为频发的关键因素。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普法宣传融入执法全过程,编写印制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等8个领域“定制化”普法宣传手册,在案件回访过程中同步开展“点对点”普法教育,配套开展出租车“心理关怀”讲座、法治“年货”等活动,让普法宣传更加精准有效。同时,在作出行政处罚后,针对企业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问题整改“上门指导”,帮助企业全面整改问题,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真正做到规范经营。

  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项普法活动12场,发放宣传资料1800余份,通过普法宣传与问题整改相结合的模式,有效提升了从业者守法意识和能力,今年以来,非法改装、超期检测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率同比下降21%。

  三是帮助信用修复,破解信用困扰对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后,企业信用记录将受到影响,导致招投标受限、融资困难等问题。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积极推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工作,建立《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助推企业了解信用修复渠道、信用修复条件及流程指引等内容,指导帮助企业完善修复材料,帮助企业及时消除不良影响,提高企业信用修复效率。

截至目前,已通过“两书同达”工作机制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200余份,帮助15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民生无小事,强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后半程”管理是践行执法为民、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案件回访+普法宣传+信用修复”三联动机制,有效防止出现“一罚了之”“以罚代管”等问题,执法工作实现从“机械执行”到“主动服务”、“管结果”到“管过程”的有效转变,在提升执法效能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