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广元市苍溪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锚定“固本强基、提质增效、开拓创新”核心目标,以“信用赋能”为主线纵深推进信用提升三年行动,持续优化区域信用生态,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畅通信用修复“快车道”,让企业“轻装上阵”。一是规范流程“一册通”。制定信用修复操作规范手册,建立统一修复标准和“一次办”工作机制,连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信用中国(四川广元)平台信用修复渠道,通过部门间信息推送共享,实现跨平台修复一次办理,信用修复时间压缩40%。二是线下服务“一站式”。在全县10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全覆盖设立信用修复服务点,配备专职人员提供政策解读、材料指导、业务受理“全链条”服务,手把手帮企业规范填报材料,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切实减少经营主体跑腿次数,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线上办理“零跑腿”。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通信用修复线上直报通道,经营主体履行法定义务后,可直接在线提交修复申请与佐证材料,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打造信用赋能“新引擎”,助企业“行稳致远”。一是“培育+预警”,推动风险防控向前延伸。结合企业年报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信用法规宣传,通过发布公告、电话告知、短信提醒、上门走访等方式,对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开展针对性警示,推动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转变。二是“重点帮扶+精准施策”,增强企业合规能力。持续开展“百名市监干部进千企”活动,建立重点企业驻点帮扶机制,主动上门“问诊把脉”。针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分行业、分区域组织信用政策培训和知识讲解,引导企业将信用建设纳入合规管理体系,树立“知信、重信、守信”意识。三是“首违不罚+免申即享”,体现执法温度。严格执行省、市“首违不罚”清单,对首次未按时年报的企业依法免罚,同步开展行政约谈和法规宣传。企业补报后,对符合条件的直接适用“免申即享”政策,自动恢复信用状态,实现“以学促改”。2025年以来,累计发送年报提醒短信5000余条、电话告知3万余次、上门走访1000余户。
筑牢信用约束“防火墙”,促企业“优胜劣汰”。一是差异化监管“减扰增效”。依托信用风险评级结果,构建“通用+专业”信用分类机制,并将结果深度融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基本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对低风险企业抽查比例降至2%以下,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二是柔性化监管“包容审慎”。在食品销售、会展等领域创新实施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仅在有明确风险信号时启动检查,减少干预。同时,对“住所失联但经营正常”的企业暂缓列入异常名录,引导其及时变更登记;对抽查中发现的轻微填报错误,允许企业更正后免罚。三是联合化惩戒“倒逼诚信”。加强跨部门协同,搭建“政银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向金融机构推送企业信用状况,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享受金融支持;对失信企业,在招投标、信贷融资、荣誉评定等领域依法实施限制,以联合约束促进企业主动守信。
苍溪县通过推进信用提升行动,进一步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信用修复效率显著提升,企业诚信意识明显增强,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截至目前,已累计协助1052户市场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状态),通过“免申即享”试点已帮助36户企业自动恢复正常信用状态。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占比达90%,跨部门联合抽查率提升至95%。(营商广元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