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对策研究
2024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四川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健全“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工作机制,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在社会信用制度制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信用监管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信用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地方信用立法实现突破,《四川省社会信用条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编制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等综合性信用制度标准规范以及行业信用规范性文件60余个。二是社会信用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建成纵向联接国家和市(州)、横向联接70个省级部门的全省一体化信用信息平台网络,推进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目前,省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信用信息36亿条。三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形成。各行业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信用监管政策、推行信用承诺制度、持续完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有序开展信用评价、推进分级分类监管、推动实施联合奖惩。市场监管、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税务、海关等行业主管部门初步完善以信用为基础,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闭环监管机制。四是“信易+”惠民便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省级相关部门、各市(州)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互促、行政与市场共融的信用服务模式,拓展行政审批、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医疗康养、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信易+”惠民便企应用场景。建成全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四川站,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截至2024年8月末,各级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累计注册企业147万户,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1.67万亿元,助力缓解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五是诚信文化宣传教育有序开展。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用宣传教育和诚信示范创建活动,推进“信用四川”诚信品牌建设。成都市、泸州市、绵阳市、广元市先后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组织开展全省“民营企业诚信百千工程”“诚信之星”“诚信社区”“诚信企业家”“诚信企业”等“诚实守信”主题活动,引导群众树立诚信观念,筑牢诚信意识,全省“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二、主要问题
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一是信用法规制度标准体系不够健全。二是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门户网站功能不够完善。三是行业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够充分。公共信用信息对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开放程度不够。四是信用监管效能有待提升,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奖惩机制不够健全,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偏低。五是信用服务需求和供给双重不足,信用服务体系不够成熟,信用经济规模偏小。
三、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策建议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制度先行、以用促建”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基础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社会信用条例》,制定信用平台管理、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信用修复、信用综合评价、信用服务机构管理等制度办法,建立健全各行业、各领域信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数据技术标准、行业规范标准、信用运用标准等信用标准规范体系。全面提升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持续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一体化、智能化建设。实行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制管理,加大信用信息归集、治理、共享力度,扩大信息归集共享范围,提高信用数据质量,做实、做优、做大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双公示”工作,持续提升全省“双公示”工作质效。持续完善平台系统服务功能,便捷信息查询、报告出具等服务。
三是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加大信用承诺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应用。持续深化“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推进容缺事项承诺办。将信用主体履行承诺情况全面纳入信用记录,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持续完善全省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提升食品药品、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税务等重点领域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水平,以信用风险为导向提高监管资源配置效率。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
四是深化城乡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现有成都、泸州、绵阳、广元等示范区实践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市(州)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对照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等指标体系,系统排查梳理、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各地城市综合信用指数稳中有进。持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定与培育,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扎实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提升评定结果运用实效。
五是全面推进“信易贷”工作。推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和统一管理,优化完善平台功能,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以需求为导向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拓展“平台+政策”“平台+担保”和“平台+风控”功能应用。建立政银企担多方合作机制,推动实现惠企政策、融资担保线上办理。鼓励平台与金融机构深入合作,深度挖掘信用数据价值,充分利用平台信用信息资源和金融机构内部金融数据,创新信用融资产品和服务。研究制定“信易贷”支持政策,设立专项风险缓释基金或风险补偿金,合理分担信用风险。
六是积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创新信用应用场景,持续提升信用惠民便企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各行业主管部门与信用服务机构联合开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建设,拓展医疗、养老、家政、旅游、交通、购物、房屋租赁、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信易+”应用场景,持续提升守信主体信用获得感。支持“信用商圈”“信用园区”建设。支持开展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试点。持续做好乐山市、甘孜州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建设。
七是规范和培育信用服务行业。探索建立信用服务机构自主申报、登记管理制度。引导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管理,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规范。支持信用评级、信用保险、信用管理咨询等信用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鼓励信用服务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信用产品,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信用服务,发展信用经济。鼓励政府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使用信用服务机构提供的信用产品和服务。
八是加强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诚信宣传教育和信用示范创建活动。加强诚信宣传,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诚信建设活动。持续深化互联网诚信建设。加强青少年、企业家、重点行业领域从业人员等群体诚信教育。推动校园诚信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相关课程中增加诚信教育和信用知识内容。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信用管理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信用人才。
(作者:四川省委党校第2期高职级公务员进修班学员、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 方曦)